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东晋玄言诗与佛偈

东晋玄言诗与佛偈_第1页
1/54
东晋玄言诗与佛偈_第2页
2/54
东晋玄言诗与佛偈_第3页
3/54
东晋玄言诗与佛偈 中国文学史上所谓的“玄言诗”,就它特别的界定含义来说,乃指产生于东晋中期,并在作品中间大量敷陈玄学义理,以致造成其内容与当时流行之清谈混同莫分的诗歌。与这类作品相伴随着的那股创作潮流,是东晋玄谈引发出来的消极结果,纵尝一度笼罩诗坛,然又明显带有后续力不足之征候,反映了当时士流力图将玄理简单地移植到诗歌里面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玄言诗着重表现玄理,题材偏狭专门,但并非绝不旁及其它方面的内容。它们时而兼包某些自然景物描摹,于中宣泄诗人的遗世情思,因此被个别讨论者认为是山水田园诗发生、形成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逻辑环节”[1]。倘论及其基本特征, 则总是以述说形而上的玄虚哲理为其主要职志,“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不寄言上德, 托意玄珠”,从本质上看,玄言诗是属于谈论至道本体的哲学诗, “直接论道而不藉助于象征手段”。它们将理旨的推演置于首要地位,黜落寻常、直观的形象绘写,因其语意晦涩,令人不堪卒读。这种屡为后人诟病的诗风,大兴于东晋玄学清谈的高潮当中,上踵南渡初际游仙诗的尾闾,下启义熙以还山水诗之端绪,自东晋成帝咸康年间起,前后约风靡了六、七十年左右。此中牵涉到的作家,包括王、谢、桓、庾、许、孙、张众多名门胜流,兼有不少僧徒介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则是许询、孙绰和支遁。他们沆瀣一气,递相仿效,共同推演出了一个诗歌崇尚玄理、举陈要妙的局面。 尽管玄言诗盛行时间不长,旋即淹没在山水诗推逐竞涌的潮头中间。它们的出现是中国诗歌长河中一段小小逆折,隐匿着水底不同方向潜流的冲碰撞击,殊难单用诗人一时的爱好来解释。这么多述理诗作到东晋中期一齐破门而出,并于数十年内成为“江左风流”形诸文字的一大标志性事物,必定有其赖以生起的各种现实依据和特定时代条件,这是无待烦言即能为人们所明了的。一 关于玄言诗兴起之缘由,见诸六朝时代的史籍及文学批判着作,实不乏名家撰述为之探因立说。如刘勰《文心雕龙》之《明诗》、《时序》各篇,于兹即具多处评说,其《时序篇》曰: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zh ū n@①zh ā n@②,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又钟嵘《诗品序》云: 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 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按:彦和、仲伟以上论述,悉皆注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东晋玄言诗与佛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