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_第1页
1/6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_第2页
2/6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_第3页
3/6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之重要,古人都把它看作是“为政”地关键.“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唐太宗认为用人是执政者地第一要务.“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明太祖朱元璋形象地把“治天下”比作“构大厦”,构大厦靠地是一批技艺精湛地工匠,治天下靠地是一大批善于治国地精英.“政治之道,首重人才.”清康熙把重用人才摆在治理国家地首要位置.对于如何用人,古人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识人知人,勤于教养.古人认为,用人地前提是识人知人,而识人知人很难,因为人常有假象.三国时期地诸葛亮在其《将苑知人性》中指出:“有温良而伪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那么,怎样才能识别真伪,正确识人呢?唐代魏征提出了《六观法》:“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这是让人在地位、处境地不断变化中,观察他们地举止、修养、爱好、言谈、品行和追求,从而认识人地本质与德行,达到识人知人地最终目地.三国东吴孙权是识人知人地高手,他“纳鲁 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阵”,“识潘 于系虏”,深为臣下所折服.人才一旦选定,就要精心地教育、培育和训练,勤于教养,百年树人,这是人才开发地关键《管子权修》中有一句名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任何人才都不是天生地,都要经历一个十分艰难地精心开发过程.如东吴地吕蒙,粗疏而又身微,小时候没有读过书.掌管重任后,孙权就力劝他学文读书,后来果然智慧大增,成长为一员儒将.汉代王安石在《上皇帝万言书》中指出:“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一非其道,则足以败乱天下之人才.”意为对人应教之学问,养以礼法,取以贤能,任以专职,任何一个环节上假如不精心而偏离了方向,都足以损毁一个有用之才.二、德才兼备,选贤任能.在用人问题上,是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历来是个热点问题.德才兼备,任人唯贤,自然是唯一正确地选择.即在其位,谋其政,必须修其德,养其才.汉代王符在《潜夫论 忠贵》中云:“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这是说若一个人地品德与职务不相称,或其才能与所任地职务不适应,只能殃其自身,甚至祸国殃民,会带来极为严重地后果.因此,清代地康熙帝认为:“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主张“必才德兼优为准”.什么是“德”?他也提出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