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教案(9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第一课时【内容】【目标】1、积累文言常用词。2、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 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育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常用词;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文本研习【教学过程】一、导语。《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我国史书的新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本纪——给帝王作传的类别。 世家——给诸侯作传的类别。列传——给名人作传的类别。 书——典章、书籍。 表——大事年表。3、历史背景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实行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应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二、展示字词缪公(mù ) 避匿 ( nì ) 缪贤 ( miào)汤镬(huò) 虽驽 (nú ) 肉袒 ( tǎn )盆缶 (fǒu ) 案图 (àn ) 可予不 (fǒu )渑池(miǎn) 诈 佯 (yáng ) 列观 (guàn )皆靡(mǐ ) 传舍 (zhuàn ) 甚倨 ( jù )不怿(yì ) 衣褐 (yì hè ) 睨柱 (nì )三、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1—2 节: 廉蔺简介3—13 节: 完璧归赵。14—16 节: 渑池相会。17—21 节 负荆请罪四、集中学习 1—13 节1、学生对比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3、落实文句翻译。4、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A、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B、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C、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说理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