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量计算及综合效率影响因素一、光伏电站理论发电量计算1.太阳电池效率 η 的计算在太阳电池受到光照时,输出电功率和入射光功率之比就称为太阳电池的效率,也称为光电转换效率。其中,At 为太阳电池总面积(包括栅线图形面积)。考虑到栅线并不产生光电,所以可以把 At 换成有效面积 Aa (也称为活性面积),即扣除了栅线图形面积后的面积,同时计算得到的转换效率要高一些。Pin 为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实际测量时是在标准条件下得到的:Pin 取标准光强:AM 1.5 条件,即在 25℃下, Pin= 1000W / m 2。RbipYf。2.光伏系统综合效率(PR)η 总=η1×η2×η3光伏阵列效率 η1:是光伏阵列在 1000 W/m2 太阳辐射强度下实际的直流输出功率与标称功率之比。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包括:灰尘/污渍,组件功率衰减,组件串联失配损失、温升损失、方阵相互遮挡损失、反射损失、光谱偏离损失、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及直流线路损失等,目前取效率86%计算。y1piMa。逆变器转换效率 η2:是逆变器输出的沟通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取逆变器效率 97%计算。沟通并网效率 η3:是从逆变器输出,至沟通配电柜,再至用户配电室变压器 10 KV 高压端,主要是升压变压器和沟通线缆损失,按 96%计算。QAaWyN。3.理论发电量计算太阳电池的名牌功率是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测得的,也就是说在入射功率为1000W/m2的光照条件下,1000Wp 太阳电池 1 小时才能发一度电。而实际上,同一天不同的时间光照条件不同,因此不能用系统的容量乘以日照时间来预测发电量。计算日发电量时,近似计算:b5Ycfb。理论日发电量=系统峰值功率(kw)x 等效日照小时数(h)x 系统效率等效峰值日照小时数 h/d=(日太阳辐照量 kW.h/m2/d)/1kW/m2(日照时数:辐射强度≥120W/m2的时间长度)二、影响发电量的因素光伏电站的发电量由三个因素决定:装机容量、峰值小时数、系统效率。当电站的地点和规模确定以后,前两个因素基本已经定了,要想提高发电量,只能提高系统效率。dlYJJD。 自然原因:温度折减、不可利用太阳光;设备原因:光伏组件的匹配度、逆变器、箱变的效率、直流线损、沟通线损、设备故障,光伏组件衰减速度超出预期;ldUnit。 人为原因:设计不当、清洁不及时。三、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具体情况如下:1.温度折减对系统效率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就是温度。温度系数是光伏组件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一般情况下,晶硅电池的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