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车消费改革探索

公车消费改革探索_第1页
1/9
公车消费改革探索_第2页
2/9
公车消费改革探索_第3页
3/9
公车消费改革探究(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公车消费市场化改革的思考摘要:在公车数量不断增长的今日,逐渐出现的公车消费中存在的问题诸如缺乏统一标准,效率低下制约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公车使用的不透明也对政府部门在群众眼中的廉政形象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借鉴杭州广州昆明三地的公车改革实践从发放私人用车补贴,统一法律规范管理车辆使用和法律规范化管理几个方面探讨了公车的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关键词:公车消费改革 市场化 三地改革经验 社会化经济繁荣和生产力提高带来汽车的量产,促成当前政府部门的公车数量逐渐上升。公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使用成本:购车款和购置税车辆保险费用,路桥通行费用,燃油费用,车辆的定期维修保养费用以及司机工资因为当前国内尚无公车使用的统一标准,机关制定车辆使用的制度具有很大的自由和任意性,地域和经济进展状况以及硬件设施差异带来了多样化的使用标准。撇开这种多样性的存在的合理与否,单是自由和任意性就极易引致制度的混乱和低效的资源运用甚至浪费。因此公车消费市场化改革除了紧迫性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公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挤占了社会车辆的使用空间,带来了一定程度上道路拥堵并且使得交通设施无法完全服务所有车辆。在公车采购的过程中大排量的中级车受到偏爱由此带来的不仅是燃油费的大量支出还有较之于公共交通设施(地铁,公交车,轻轨)相比低很多的燃油使用效率各地对占据三公消费最大比重的公车消费几乎没有发布过使用明细,由于缺乏民间的监督,不透明的经费运作也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以及引发民众的质疑。从 1994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我国的公车改革已经走过了将近 18 个年头。据有关统计数字,早在“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 720 亿元,年递增27%,约为 GDP 增长速度的 3.5 倍。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全国约有 350 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耗用约为 3000 亿元。在社会强烈呼吁下,公车改革在 2025 年前后正式启动,各地纷纷实行了“卖公车、发补贴”的办法然而,汽车在政府采购物品中始终占据前三位,2025 年全国政府采购公车花了 600 多亿元,2025 年则一举突破 700亿元,占财政部估计实现的 3000 亿元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近 1/4。近十年来,中国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约 20%,约是 GDP 增速的两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公车消费改革探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