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区用地规模与规划结构的探讨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通常采纳的住宅区用地规模对住宅区规划结构的不良影响,提出加密城市路网,缩小住宅区用地规模,建立生活次街的策略,从而制造真正宜人的住区生活环境。 [关键词]住宅区用地规模规划结构 一、引言 住宅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住宅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住宅建筑因其在城市各类型建筑中量的优势而成为整个城市的背景,住宅建筑的集聚地――住宅区也就成了影响整个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 住宅区的规划是我国规划师和建筑师做的最多的项目类型之一。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成为甲方青睐的对象,抑或是有更本质的目标――为居民制造宜人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的规划师和建筑师们使尽浑身解数,规划出了许许多多形态结构各异、空间异常丰富的住宅区。通过对其中被认为是优秀作品的一个个规划总平面图进行分析时,我们会觉得所做的评价很有道理,其规划结构确实清楚明确,群体建筑布局富于变化,整个住区看起来个性鲜亮。但是,当这些构图美丽、创意独特的规划付诸实施建成之后,其效果怎么样呢?当你身处其中时,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城市的地域特色根本无从谈起,原有的城市肌理到此便被残忍地切断。许多住宅区的规划结构呈现出一种随意性,随意的弯弯曲曲、线形优美的路网结构,以及与此对应的住宅群体的丰富布局形式,形成了令人费解的外部空间。整体规划结构的莫名其妙以及对外部空间的丰富性的盲目追求,使得公共空间丧失了应有的规律性和可识别性,从而使得很多住宅区规划从某种意义上丧失了个性。虽然住宅区的设计者竭力从其他方面如单体设计和外部空间设计乃至标志物设计或者各个组团院落美丽的命名等等方面作了很多个性化的努力,但对于整体规划结构这个根本而言,这些都是次要的方面,并且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设计者对群体建筑布局的变化努力愈甚,所建成的公共的混乱就愈甚,住宅区的整体个性的削弱就愈甚,城市的整体形态的混乱也就愈甚。 影响住宅区规划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城市道路和住宅区内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城市道路网是决定住宅区用地规模的重要因素,住宅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也与住宅区的用地规模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住宅区的用地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住宅区的规划结构。 二、住宅区用地规模的现状及其背景分析 住宅区的规模大小往往受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作为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基本要素之一的城市路网是决定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