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设计及安全管理1 引言冲击地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岩爆,它是一种岩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在一定条件下的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冲击地压发生条件一般是在硬脆岩体高地应力地区,硐室开挖过程当中发生岩爆;发生原因一般是围岩强度适应不了集中的过高应力而突发的失稳破坏。它具备特别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本文主要就具备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的设计及安全管理进行简单地介绍,在文章的最后简单地介绍了具备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需要实行的的安全防护措施。2 具备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设计及安全管理2.1 具备冲击地压危险采掘工作面的设计2.1.1 冲击地压危险采区巷道布置的一般原则(1)主要巷道应布置在岩层或无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中。(2)煤层群开采时,巷道布置应有利于首先开采无冲击地压危险或冲击地压危险性小的煤层,并以此作为保护层开采邻近煤层,条件具备时应优先开采上保护层,条件适宜时优先考虑跨上山开采。(3)依据冲击地压危险影响因素,优化采区巷道布置。(4)巷道布置应尽可能保持直线,尽量减少因地质构造等影响产生的弯折,应避开高原岩应力及构造应力的影响范围。2.1.2 采区煤柱的留设(1)采区间隔离煤柱宽度应不小于 50m。(2)区段间应采纳无煤柱护巷或采纳小于 6m 的小煤柱,或50m 以上的大煤柱。(3)上(下)山与工作面停采线间保护煤柱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0m。(4)断层等地质构造区域以及为特别开采服务留设的保护煤柱,应当依据相关设计法律规范和安全规程有关标准留设。2.1.3 工作面的布置(1)冲击地压危险采区,如具备开采保护层的条件,应优先开采保护层。(2)冲击地压采区应使用长壁采煤法,工作面长度应大于100m,避开形成短壁或煤柱工作面,尤其是短壁孤岛工作面。假如出现孤岛工作面,必须按冲击危险工作面管理。(3)假如出现孤岛工作面,必须按冲击危险煤层管理。(4)冲击地压危险工作面应优先采纳支护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强、工作空间大的综合机械化或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艺,应采纳高工作阻力液压支架。(5)相邻工作面切眼及停采线的位置应对齐,避开发生梯形、三角形或锯齿形等不规则台阶煤柱。(6)工作面切眼及停采线应避开布置在断层、褶曲等特别地质构造带附近。停采线距离井底车场、水仓泵房、人员及设备材料聚集区的煤柱宽度应大于 50m。(7)厚煤层应优先使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