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及索赔对象一、劳动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一)基本法律法规1、宪法《宪法》第 42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制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进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酬劳和福利待遇。 《宪法》第 43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进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w6OUxe。2、劳动法律这主要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劳动方面的基本法律与一般法律。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工会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公司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9j9QI4。3、劳动行政法规这主要是指国务院制定的一些行政法规。如《工伤保险条例》、《女职工劳工保护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事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等。q5gsei。4、司法解释这主要是指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如何具体适用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如 2001 年 4 月 16 日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5 年 8 月 14 日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25年 9 月 14 日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2025 年 1月 31 日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等。qV4Q8z。5、地方性法规 各地人大都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很多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性法规也是各级人民法院审理劳动案件时应当依照的法律依据。如《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江苏劳动合同条例》、《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等。V1vnoA。6、部门规章 主要是指国家各部门制定的与劳动有关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其中,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居多。由于目前我国劳动法体系还不是很完善,部门规章就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如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企业经济性裁判人员的规定》、《集体合同规定》、《最低工资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z3WJBA。7、地方劳动规章 主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在地的市以及公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