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不保留灌肠实施标准一、准备质量标准1.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灌肠筒 1 套(橡胶管和玻璃接管全长 120cm)、肛管、弯盘、血管钳、肥皂液(润滑肛管用)、棉签、卫生纸、油布、治疗巾、便盆、水温计。备有输液架和屏风。根据病情或按医嘱准备灌洗液。2. 常用溶液:0.1%〜0.2%肥皂水,等渗盐水,降温时用等渗冰盐水。3. 成人每次 5〜10ml,小儿根据年龄酌减,约 2〜5ml。4. 温度 39〜41C,降温用 28-32C,中暑患者可用 4C 等渗盐水。二、操作程序1. 将物品携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患者,嘱患者排尿。2. 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脱裤至膝部,使臀部移近床沿,将油布及治疗巾垫臀下,弯盘置臀边。如患者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者可取仰卧位,臀下置便盆。盖好被子,勿暴露患者肢体。3. 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 40〜60cm,润滑肛管前端,放出少量液体,排出管内气体,用血管钳夹紧,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 7〜10cm,松开血管钳,固定肛管,使溶液缓缓流入。4. 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必要时检查有无粪便堵塞。如患者有便意,应将灌肠筒适当放低,并嘱患者深呼吸,以减轻腹压。5. 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住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快速拔出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嘱患者平卧,尽可能保留 5〜10分钟以上,以利粪便软化。6. 不能下床患者,给予便盆。将卫生纸放于患者易取处。7. 清理用物,冲洗肛管,放消毒液内浸泡。然后冲洗、消毒。8. 便毕,协助虚弱患者揩净肛门,取出便盆和油布、治疗巾,整理床单,开窗通风,协助患者洗手、休息。9. 记录结果。在当日体温单的大便栏内记录。三、注意事项1. 注意尽量少暴露患者肢体,防止着凉。2. 掌握溶液的温度(39〜41C)、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遇伤寒患者灌肠,溶液不得超过 5ml,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 30cm)。3. 如为降温灌肠,可用 28〜32C 等渗盐水,或用 4C 等渗盐水保留 30 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隔 0.5 小时再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4. 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洗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5.灌肠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发现脉速改变,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悸,气急等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和医师联系。6. 注意大便性状及量,凡有异常必要时须留大便标本送检。7. 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不宜灌肠。四、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见附表:附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