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医疗技术报告表技术项目名称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技术类别[]第一类医疗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5]第三类医疗技术开展科室妇产科科室负责人职务/职称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技术负责人职务/职称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科室综合能力[5]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仪器设备设施[5]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人员资质[5]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病种诊疗指南、技术操作法律规范、技术操作流程图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详见附件适应症无禁忌症无主要并发症无3 年内是否发生医疗事故[]是[5]否20xx 年病例数一例住院号或门诊号(列举 5 例)Zy150711报告科室签字确认审核人:科室(印章):妇产科20xx 年 9 月 15 日医院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意见审核人签字:年 月 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一、概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该病对妊娠最大的危害是发生难以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该风险与病情程度相关。本病具有复发性,本次分娩后可迅速消逝,再次妊娠或服雌激素避孕药时常会复发。ICP发病率 0.8%〜12.0%,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国内上海和四川省发病率较高。二、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女性激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1.妊娠期胎盘合成雌激素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增加,雌激素可使 Na+-K+-ATP 酶活性下降,能量提供减少,导致胆酸代谢障碍;雌激素可使肝细胞膜中胆固醇与磷脂比例上升,流动性降低,影响对胆酸的通透性,使胆汁流出受阻;雌激素作用于肝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改变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胆汁回流增加。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可能导致ICP 的发生。临床讨论认为,雌激素不是 ICP 致病的惟一因素,可能是雌激素代谢异常及肝脏对妊娠期生理性增加的雌激素高敏感性引起的。2.遗传与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讨论发现,ICP 发病率与季节有关,冬季发生率高于夏季,且在母亲或姐妹中有 ICP 病史的妇女中 ICP 发生率明显增高,表明遗传与环境因素在 ICP 发生中起一定作用。3. 药物一些减少胆小管转运胆汁的药物,如肾移植后服用的硫唑嘌吟可引起 ICP。三、临床表现1.瘙痒几乎所有患者首发症状为孕晚期发生无皮肤损伤的瘙痒,约80%患者在 30 周后出现,有的甚至更早。瘙痒程度不一,常呈持续性,白昼轻,夜间加剧。瘙痒一般先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进展到面部,但极少侵及黏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