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输液实施标准一、准备质量标准1. 个人准备:戴好帽子、罩,洗手。2. 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放灭菌镊子 1 把,浸泡于消毒液中,2%碘酒、75%酒精、消毒棉签、纱布、止血钳、止血带、调节器、弯盘、胶布、瓶启子、无菌输液器包、药液、输液卡片、输液架、油布、治疗巾。必要时准备绷带、夹板、头皮针等。二、操作程序1. 将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做好解释,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工作,仔细进行“三查七对气2. 协助患者取舒适侧卧位,选择穿刺部位。将油布,治疗巾垫于穿刺部位下面,放好止血带。3. 用纱布擦拭药液瓶铝盖,并检查药液,除去铝盖,翻起橡皮塞,消毒瓶塞及瓶颈部。4. 打开灭菌输液包,松动皮塞,一手持输液瓶,将底部皮管反折,将输液管末端玻璃接管夹于食指和中指之间,针头向外,另一手拔开溶液瓶塞,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后,再倒 30〜50ml 溶液于输液瓶内,冲洗输液瓶和橡皮管,然后倒入所需溶液,盖好输液瓶盖,挂于输液架上,排尽皮管内空气,用止血钳夹紧皮管下端,固定好各接头处,针头用无菌纱布包好,放治疗盘内。5.用 2%碘酒消毒穿刺点皮肤(不少于 5cm x 5cm),扎止血带于穿刺部位上 6cm 处,待碘酒干后,用 75 %酒精脱碘,打开止血钳,排尽管内空气,夹紧皮管嘱患者握拳,进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立即松开止血带,打开止血钳,同时嘱患者松拳,待液体滴入通畅后,以胶布固定针头,并盖以无菌纱布,上好调节器,调好滴速。必要时用夹板固定肢体。6. 撤下油布、治疗巾,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冬季注意保暖。7. 整理用物,放回原处,洗手。三、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2.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刺激性强及特别药物,应在确知针头刺入静脉内再加药。3. 长期输液者应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抢救情况可例外)。4. 对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患者,可选用头皮针输液,局部肢体需用夹板固定,加强观察。5. 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输液情况及患者反应,观察针头及皮管有无漏水、针头有无脱出、堵塞或移位,皮管有无扭曲、受压,局部皮肤有无肿胀、痛苦等症状,并注意有无溶液外渗。6.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成人一般每分钟 40〜60 滴,儿童每分钟滴入 20〜40 滴,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病患者滴速宜慢;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的患者速度可加快。7. 需连续输液者,24 小时应更换输液管、输液瓶。8. 穿刺前应排尽输液皮管内的空气,以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