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麻醉(Oral Local Anesthesia)是口腔科最重要基础操作之一,是完成口外、口内修复的必备技术。低年资医生往往不能有效掌握技术要领,从而导致麻醉效果差,甚至麻醉失败。这里谈谈口腔局部麻醉的药物,方法,注意事项及经验。其次说一下麻醉方法。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一)牙槽部浸润麻醉 图 5~1 牙槽部浸润麻醉 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术。注射麻醉药于牙槽的唇(颊)侧和舌(腭)侧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针与粘膜约成 30~35 度角(图 5~1),注意麻药 1~2ml。舌(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牙龈缘 0.5~1cm 处进针,注射麻药 0.5ml。 (二)阻滞麻醉 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有关阻滞麻醉的具体操作方法见表 5~1。表 5~1 阻滞(传导)麻醉方法 麻药:2%普鲁卡因麻醉方法穿刺点方向深度剂量麻醉范围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的前庭沟底半张口,注射针与上颌牙的咬合面成15 度角,向上、向后、向内方向刺入1.5~2.5厘米1.5~2毫米同侧上颌磨牙、牙周膜、牙槽骨及颊侧牙龈(不包括的近颊根)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腭大孔注射)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联线 1/3处大口张,从对侧下颌尖与第一前靡牙间,向上、后、外方向刺入约 0.5~1厘米0.5 毫升同侧上颌前磨牙的腭侧粘膜及牙龈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切牙孔注射)腭龈乳头基部(腭乳突处)大张口,与牙长轴平行或从侧方刺入约 0.5 厘米0.2 毫升腭侧粘膜及牙龈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下颌肌注射)翼下颌韧带外侧颊垫尖端交界处大张口,从对侧下颌两前牙间,与下颌牙咬合面症行,向后、向外刺入。约 1.5~2.5 厘米触及骨面1.5~2毫升同侧牙、牙周膜、牙槽骨及牙的唇侧粘膜及牙龈舌神经阻滞麻醉 同上同上麻醉下牙槽神经后将针退出0.5~1 厘米0.5~1毫升同侧下颌舌侧牙龈、口底及舌前 2/3 粘膜颊神经阻滞麻醉 一法:同上同上麻醉舌神经后将针稍稍退出再转至下颌升枝前缘 0.5 厘米0.5~1毫升同侧颊侧牙龈及粘膜二法:腮腺导管口后方 1 厘米处与粘膜成15~30 度角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上颌结节注射):见图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