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回鹘文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有关问题考辨 巴黎藏本古代回鹘文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是一部记述乌古斯部族勃兴史以及回鹘汗国早期历史的民间文学作品,创作者出自着名的乌古斯部族。主人公乌古斯可汗的原型为西汉时期的乌孙首领猎骄靡,亦融有前突厥汗国土门可汗和回鹘汗国牟羽可汗的事迹。《传说》所赖以形成的脚本相当古老,最初曾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乌古斯部族诸部落间广为流传。巴黎本《传说》是 763 年之前形成和书写的。一、引言古代回鹘文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是广泛流传于古代中亚地区的一部散文体英雄史诗。迄今为止,除收藏于法国巴黎国民图书馆的舍费收藏本外,亦在土耳其发现了该故事的诗体本残卷。此外,尚发现有用晚期察合台语写成的《乌古斯可汗传》。其故事还见于 14 世纪波斯史家拉施特的《史集》、17 世纪中亚史家阿不勒哈孜的《突厥世系》以及 20 世纪初中亚史家毛拉·穆沙·莎依旧米的《伊米德史》等书。只不过情节都较简单,且被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主人公乌古斯可汗成了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为传布伊斯兰教曾起兵抵抗他的异教徒父亲——喀喇汗。这自然会使我们联想到喀喇汗王朝的萨土克·博格拉汗的历史。原故事中所有不符合伊斯兰教的内容都已消逝,说明它显然经过了后人的加工改造。巴黎本《传说》采纳草体回鹘文写成,首尾部分残缺,页面大小为 19×13cm,共 21张,42 面,每面 9 行。在残存的第 1 面第 1~2 行:Anu a a usuu butururŋ ŋ ʁʃ一句后,画有一只狼。在第 5 面第 8~9 行:u qarnu a (a) usïu butururʃ ŋŋ ŋʁʃ一句后,画有一兀鹰图。第 6 面第 4 行:Qïat(?)nï a a usuu butururŋ ŋ ʁʃ一句后,画有一独角兽(?)像。对于写本中所绘的狼,此前,学者们均理解为公牛像,但文字中并未明言该图为公牛。就该图来看,笔者认为,与其理解为牛,倒不如理解为狼更合适。因为其头部突出的两部分,更像两只竖起的耳朵。若是牛,当再添加两只弯角。就该写卷通篇内容来看,亦与牛无关,而与狼的关系却非常密切。此外,其性别从图像上看,与其说是雄性,倒不如视为雌性更为合适。《传说》发现不久,便因其内容的古老和语言的质朴而为学者们所关注。早在 19 世纪初,荷兰学者狄茨就翻译刊布了《传说》的部分内容。此后,拉德洛夫、里札·奴尔、伯希和、班格和拉赫马提、谢尔巴克等人曾进行过考释和翻译[1]。我国学者韩儒林、岑仲勉、刘义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