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施工图设计及审查要点一。基础埋置深度1。天然地基:充分利用褐黄色粘性土层作为持力层(上:第 5.2。1 — 2 条),一般埋置在 2 层土上:2。箱基:一般取建筑物高度的 1 /8〜1/12(上:第 5。2。2 条);3。高层建筑简体结构承台板板底的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 / 20(上筒:第 7。1。4 条);4。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天然地基上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 /15,桩筏和桩箱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8〜1/20 (国:第 5。1.3 条);5。不同埋深基础:两基础埋深高差一般取两基础间净距的 1/2(上:第 5。2.3—2条);6。基槽开挖后,应进行验槽(国:第 10。1.1 条)。二. 基础类型选择1。独立基础:(1)矩形基础长度与宽度比宜小于等于 3(上:第 5.4. 1 条);(2)阶梯形基础台阶高度宜为 3〜5,锥形基础边缘高度不宜小于 2,坡度不宜大于1:2(上:第 5。4。2 条);(3)杯插入深度按(上:表 5。4。6)选用,同时还应满足受力主筋锚固长度及考虑柱吊装时的稳定性,插入深度大于等于柱长的 0.05 倍(上:第 5。4.6 条).2。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1)墙下条形基础底板厚度不宜小于 250mm,边缘高度不宜小于 1 50mm (上:第 5。5。2 条);(2)(2)墙下条形基础:如沿纵向遇不均匀土质,宜在墙下设置肋梁,肋中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10mm(上:第 5。5.3 条);(3)柱下条形基础梁:(a)基础梁高度不宜小于柱距的 1/4〜1/8(上:第 5.5.5 条);(b)梁底的纵向受拉主筋应有 2〜4 根通长配置,且其面积不应少于纵向钢筋总面积的1/3。(上:第 5。5。6 — 1 条);(c)梁顶面和底面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 0.15 % (上:第 5。5。6-2 条);(d)基础梁高度(不包括板的厚度)大于 6mm 时,在梁的两侧沿高度每 3〜4 各配巾 10 的构造筋(上:第 5。5。6-3 条).3.筏板基础(1) 设置基础梁的筏板厚度宜取 2〜4,当有防水要求时,最小厚度为 250,且板厚与计算区段的跨度比不宜小于 1/20 (上:第 5.6.2 条);(2) 筏板基础悬臂板伸出长度不宜大于 2m(上:第 5.6。4 条);(3) 筏板纵横向支座钢筋应有总量 1/4 连通,跨中钢筋按实际配筋率全部通过(上:第 5.6.7 条)。4.箱形基础(1)平均每平方米箱形基础面积上墙体长度不小于 40cm,或墙体水平截面积不小于箱形基础面积的 1/10,其中纵墙配置不小于总配置量的 3/5(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