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师范院校;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进展阶段,如今的地方师范院校明显具有时代的特色。许多地方师范院校已经不再是以单一的师范专业为办学方向,不少学校非师范专业已经在 40%以上。因此,地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实施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质量。因此,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包含了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重要环节,它对于老师在知识传授、学生在知识接收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形势,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地方师范院校的实践教学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将其之实践验证的过程中,对于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素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仍存在着不足,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及实践的掌握。 一、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和影响,往往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育,这直接导致地方师范院校在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质量,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难以适应岗位的需要。 实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环节对于非文科类专业来说必不可少,但是当前地方师范院校的实验课程多是安排的附属于理论课教学,学生进行的是简单的验证性、重复性、求证性的步骤,这是从中学实验课延续过来的模式,学生对于课本上已有的步骤安排、实验目的、实验结果等都很清楚明白,几乎没什么好奇心,这非但不利于培育学生包括科研能力在内的多种实践能力,而且会使这一阶段的实践性教学失去原有的意义,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老师的精力。虽然毕业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学实习存在的“功能性”缺陷,但由于沿袭多年的毕业实习时间通常都安排在第四学年的上学期,这个安排过迟,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进展的要求,影响毕业实习的实际效果。 课程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