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1932年康区格桑泽仁事件浅析

基于1932年康区格桑泽仁事件浅析_第1页
1/40
基于1932年康区格桑泽仁事件浅析_第2页
2/40
基于1932年康区格桑泽仁事件浅析_第3页
3/40
基于1932年康区格桑泽仁事件浅析 论文摘要 本文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康区与藏区的关系、蒋介石中央政府与康区的实际统治者刘文辉之间的矛盾、格桑泽仁与刘文辉的宿怨等层面考察格桑泽仁事件的政治背景、失败的原因以及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近代康区历史进展进程中,多种矛盾交织、多种利益集团相互博弈,历史事件丛生。在这其中,格桑泽仁事件是对康藏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事件。虽然格桑泽仁事件很快被平息下去,但是格桑泽仁提出的“康人治康”、“地方自治”等口号,对康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康区随即发生的“诺那事件”和“甘孜班辕事件”,当事者均提出了“康人治康”的口号。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康区与藏区的关系、蒋介石中央政府与康区的实际统治者刘文辉的矛盾、格桑泽仁与刘文辉的宿怨等层面来考察该事件,将更有助于了解事件的政治背景、事件失败的原因以及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事件背景 格桑泽仁事件是康区多种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一次交锋,康区的实际统治者、当时的川康边防总指挥刘文辉以及直接受命于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格桑泽仁是事件的主角,西藏地方政府以及其他参加该事件的当事者是事件的配角,1932 年康区的混乱状况为该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机会。 1、格桑泽仁其人 格桑泽仁,藏族,汉名王天化,1905年出生于巴安(今四川巴塘县)。1926 年,格桑泽仁进入西康屯垦使刘成勋所办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学习。刘成勋战败后,该学校被迫解散。格桑泽仁客居雅安,无所事事,适逢九世班禅委派之僧官公登扎西至西康考察,格桑泽仁毛遂自荐,充任翻译一职,并陪同公登扎西考察了西康 15 县。公登扎西回京复命前,将格桑泽仁推举给驻防西康的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刘文辉并未予以重任,格桑泽仁与刘文辉由此产生芥蒂。格桑泽仁一气之下,不辞而去,直赴南京。此时正值蒙藏委员会初创,亟需懂藏语之人才,经公登扎西的推举,格桑泽仁进入蒙藏委员会担任藏语文翻译。1927 年,格桑泽仁加入国民党,成为藏族的第一个国民党党员。随后,格桑泽仁因受到考试院院长戴传贤的赏识,在戴传贤等人的推举下,格桑泽仁平步青云,身兼数职,担任蒙藏委员会委员兼藏事处处长以及《蒙藏周报社》副社长。 1931 年,格桑泽仁组织了“西康青年励志社”,积极鼓舞其乡人至南京学习。随即,他又在戴传贤等人的支持下,在中央政治学校内增设了“西康班”,培训在内地的西康籍青年学生,并担任该班班主任。格桑泽仁在南京的举动引起了刘文辉的担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于1932年康区格桑泽仁事件浅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