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腐熟堆肥产品得危害 ﻫ堆肥腐熟度得评价就是关系到堆肥得方法能否顺利进行得最为关键得问题之一.未腐熟得产品施用于土壤后,有机肥中得微生物还会利用土壤间隙中得氧气继续活动降解有机物,从而造成厌氧得环境,使植物根系缺氧,并产生 H 2 S 与 NO 等气体。未腐熟得产品中有很高得碳氮比(25∶1或更高) ,造成微生物得氮饥饿而去摄取土壤中得氮,使土壤产生缺氮现象。并且在微生物得持续降解活动中还会产生作为副产品得各种有机酸,对植物产生毒性,尤其就是乙酸与酚类化合物会抑制植物种子发芽、根系得生长,减少作物得产量。 ﻫ二、堆肥腐熟度得现有评价指标 ﻫ虽然国内外在堆肥腐熟度得评价方面已经作了广泛而且很深化得讨论,提出了众多得评价指标及方法,但仍没有形成一种公认得堆肥腐熟度指标。 李承强等把堆肥腐熟度指标划分为三类: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包括腐殖质) 与生物学指标。李艳霞等把堆肥腐熟度得评价方法分为表观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波谱分析法及植物生长分析法 4 类,与前者得分类方法也比较相似.简介如下: ﻫ(1)物理学指标或表观分析指标:指堆肥过程中得一些变化比较直观得性质,如温度、气味与颜色等。具体有:①堆肥开始后堆体温度就是逐渐升高再降低得变化过程,而堆体腐熟后堆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或稍高于环境温度,一般不会明显变化,因此温度就是堆肥过程中最重要得常规检测指标之一;② 堆肥原料具有令人不快得气味,并在堆肥过程中会产生 H2 S,NO等难闻得气体,而良好得堆肥过程后这些气味逐渐减弱并在堆肥结束后消逝,所以气味也可以作为堆肥腐熟得指标;③堆肥过程中堆料逐渐发黑,腐熟后得堆肥产品呈黑褐与黑色,颜色也可以作为一推断标准;④对不同时间得堆肥得水萃取物在波长2 80 n m,4 6 5 n m 与 665 nm得光学性质讨论表明,由于个别有机成分得少量存在,抑制了对短波得吸收,而对 665 nm 波长得可见光影响较少,由此通过检测堆肥萃取物在波长 665 n m 下得吸光度变化可反映堆肥腐熟度。 ﻫ)2(由于物理学指标难于定量化表征堆肥过程中堆料成分得变化,所以通过分析堆肥过程中堆料得化学成分或化学性质得变化以评价堆肥腐熟度得方法更常用一些。这些化学指标有:有机质变化指标、氨氮指标、腐殖化指标、碳氮比与有机酸等。具体内容包括:① 在堆肥过程中,堆料中得不稳定有机质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矿物质与稳定化有机质,堆料得有机质含量变化显著,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