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常规数学计算的思维训练是核心 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同学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10053 时,可引导同学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同学结合例题思索,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同学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同学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索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同学这样说: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 100 除以 5 的商,再乘以 3 的积,最后求 74 与积的和。从而培育同学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进展。 2、重视操作,培育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推断、推理等熟悉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进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同学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进展同学的思维。如第一册在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特别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同学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索,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育同学的思维能力。 探求算法,培育思维的灵活性 1、特别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学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铭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学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 0 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学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依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强化,如:74+26=100,63+37=100,252+74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同学迅速观察,推断、凑整的能力。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也不应忽略。同时要强化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 17647(九义六册 11 页),当用 7 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还要加上 67 进上来的 4,所以 77+4 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假如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试商就困难。估算能力不强,试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