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有效执行公司策略的重要机制,但是如何科学有效地对企业的人员进行量化评估,仍然是一个难点。企业如何做好绩效管理,从而建立高绩效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高管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运用较多的几种考核工具的分析,即对 BSC(平衡计分卡)、KPI(关键绩效指标)和MBO(目标管理)的分析,在充分理解各种工具之间相互关系的情况下,试图将各种工具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实现绩效管理的目的。 一、BSC、KPI 和 MBO 的内涵 BSC,即平衡计分卡,是以企业的战略为基础,从财务、内部流程、客户和学习/成长四个维度来衡量企业或组织的绩效,将企业或组织的战略落实到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衡量指标和目标值上的一种战略实施工具;是以“平衡”为主要诉求点,追求的是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领先指标与落后指标、长期指标与短期指标、外部指标与内部指标之间的平衡。一方面考核企业的产出(上期的结果),另一方面考核企业未来成长的潜力(下期的预测);再从顾客角度和从内部业务角度两方面考核企业的运营状况,充分把公司的长期战略与公司的短期行为联系起来,把远景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但是平衡计分卡的实施要求企业有明确的组织战略,高层管理者具备分解和沟通战略的能力和意愿中高层管理者具有指标创新的能力和意愿,因此,管理基础差的企业不可以直接引入平衡计分卡,必须先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才能循序渐进地引进平衡计分卡。 KPI,即关键绩效指标,是指企业战略目标决策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监测指针。通常情况下,关键绩效指标是用来反映战略执行效果的对于企业而言,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情况,由企业高管层和专家一起,运用头脑风暴法找出企业的价值评估重点,并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从而建立企业级的 KPI;然后,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 KPI 建立部门级 KPI,依此程序再分解出具体岗位的 KPI。这种对 KPI 体系的建立的过程,就是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的过程,不仅成为员工行为的约束机制,同时还发挥着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能通过绩效管理过程有效地实施企业战略目标。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KPI 的关键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应抓住绩效特征的根本。 MBO,即目标管理,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其基本思想在于一个组织必须建立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