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巧用游戏,培植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假如老师不想办法使同学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作就会带来疲乏。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教学中的游戏一般是把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教学《有几枝铅笔》摆一摆的环节中,我是这样〔制定〕的:小朋友,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孙猴子的有趣故事吧。唐僧四人东行取经,有一天,他们经过一片森林,大家一个个肚子饿得咕咕叫。突然,孙猴子看见前面有一棵桃树,他动作真快,“嗖〞的爬上树,先摘下 1 个大桃了送给师父,然后又摘了 3 个,他一共摘了几个桃?请你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来摆一摆,再请同桌互相说先摆几个,再摆几个,合起来共几个?接着,猪八戒看见了,也左手摘两个,右手摘两个,那他一共摘了几个?小朋友同桌合作边摆边说,先摆几个,再摆几个,合起来是几个?并指名同学上台演示,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在自己熟悉的故事情节中学数学,他们兴趣深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整节课气氛非常活跃,不知不觉的就把一节课的知识学会了,直到下课仍意犹未尽。 及时表扬,激发兴趣 小同学爱表扬,特别是低年级同学更喜爱老师的表扬。〔老师〕对同学的进步、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进行恰当的表扬、激励,能在同学的心理上产生“成功感〞。这种成功的体验有利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给予同学正确、恰当的表扬。在同学回答问题时,眼睛注视着他们,以一种期待的眼神激励他们大胆发言,要注意不失时机给予表扬、激励,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几个激励的眼神,一朵小红花,都能更好地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平常几乎很少开口说话。上二年级了,十以内加减法都还要掰着手指头数老半天才能算出一道。开始学表内乘法,同学们很快就能背小九九表,而他只能背一到三的乘法口诀,作业常常是空白的。有一次,我跟她说:“老师觉得你挺不错的,天天能按时上交作业。假如能做上一两道题再上交,那就更棒了!〞第二天,她果真算出了两个乘法算式的答案才把作业本交上来,我表扬她进步了,已经能做两个了。之后的几天我常常利用课外时间教她背乘法口诀,并不失时机的表扬她。她的作业本上完成的题目慢慢的多了起来,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她的进步。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