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制度(一)为加强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保证支护质量、实现安全高效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采煤专业“管理制度”对采煤管理制度建设的要求,制定本制度。(二)成立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小组,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制定工作面支护质量达标规定和检查内容。(三)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必须做到“三直”、“一平”、“两畅通”(煤壁直、溜子直、支架直;底板平;上下出畅通)。(四)作业人员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检查,质量检查人员必须严格根据作业规程和质量检查内容,对工作面支护情况逐项进行检查。当班发现问题当班解决;若现场临时不能解决的,应向调度室汇报,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按制定措施进行整改。(五)质量检查人员必须仔细填写检查记录,保证数据真实、可靠,有检查人员和现场带班队长签字确认并存档。(六)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不合格或检查人员伪造检查记录的,按相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制度(二)为加强回采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管理1.综采队必须高度重视支护材料管理工作,支护材料消耗既直接牵涉原煤生产成本,又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区队需加强对支护材料的投入,提高支护材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促进顶板管理,实现安全生产。2.要层层落实责任,严格执行“节奖超罚”。3. 区队必须建立健全支护材料台账,数字要真实准确,填写要实事求是,账面要干净清楚,不得弄虚作假,做到帐物相符。4. 工作面的支架、单体支柱等均应编号管理。5. 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进行试验,符合标准方可入井。单体支柱原配或更新三用阀,必须使用“防飞”三用阀,否则,不许入井。6. 备用的支柱入井前必须将三用阀装配密封,运至工作面使用时再安装三用阀。7. 必须加强乳化液浓度的配比工作,乳化液浓度不低%—%,有现场检测手段。8. 工作面必须配备 10 棵备用单体液压支柱,地面备用一定数量的支柱(支架),使用的支柱时刻要保持完好状态,确保完好率达到%。9. 备用支柱入井前,必须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柱体有无弯曲、凹陷,柱爪是否齐全,支柱是否漏液。10.不合格的支柱不得充当备用。11.备用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必须按规程的规定使用,不得混用或串用。支护材料标志牌齐全,材料存放点各种材料、设备备件应挂牌,标明材料名称、单位和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