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抗风险能力分析方案1、项目风险因素识别1.1 风险因素识别依据项目承包内容、分包管理、项目管理人付款、市场变化、气候条件等背 景资料和我公司同类型经验及潜在的因素,本项目的风险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 面: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过程控制风险、质量风险、市场风险、职业安全风险 等方面。1.2 主要控制措施(1) 从进场到试运行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加强与招标人联系,提前进行风险 分析和技术分析,对于招标人可能发生的风险,一旦发现,及时通知,避开风险 的发生;(2) 加强对质量的管理和对职工的教育,确保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全面实现;(3) 对于我单位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针对性方案,加强对风险的预防(4) 仔细分析学习招标文件以及合同,一旦签定合同,严格根据合同执行, 避开因为对合同的认识不够深刻而造成对合同的执行不力(5) 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管理,遵纪守法,避开违法行为、事件的发生(6) 严格执行图纸的分级会检制度,避开因为不当造成对工期、质量的影响;(7) 根据合同要求,加强对进度的管理和组织,保证关键工期和目标的全面 实现;(8) 加强与招标人沟通和联系,积极配合招标人。2、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2.1 技术风险风险内容(1) 由于技术人员水平不足,编制作业指导书时对方法选择不当、对安全技 术措施考虑不全面,导致技术文件存在不足(2) 由于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仪器设备技术法律规范不符合要求、检验方法不适 用等原因,造成试验、验收不合格;(3) 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安全质量意识不强,不根据要求进行实施,或由于 能力不足导致出现错误(4 )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掌握不足,导致应用过程中出现错误。应对措施:(1)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考核和培训,使其技术能力满足岗位的要求;(2) 配备满足需求的试验、检验技术人员和仪器仪表设备,确保检验过程的 法律规范化;(3) 对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加强审核力度,由技术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人 员进行严格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会检;(4) 对项目部全体职工根据专业的不同、阶段需求的不同,分专业、分阶段 进行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注重培训的专业性和时效性,提 高全员素养,树立严格根据程序理念,提高职工按程序法律规范的技术能力;(5) 通过专家论证、研讨等方式,确定技术方案改进措施,优化技术方案;2.2 管理风险风险内容:风险内容:(1) 部门设置不当,影响项目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2)各部门职责不清,接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