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质量保证措施1、工程测量质量保证制度(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2)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3)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4)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5)所有测量作业完成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质量总监和责任工程师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6)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7)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8)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9)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10)数字化测量管理本工程在测量工作中将全面使用电子测量仪和计算机。数据计算、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内外业计算、成果输出全面使用计算机管理,以数字化测量模式取代传统的常规测量模式。在平面测量过程中主要采纳全站仪进行。高程控制和沉降观测采纳数字水准仪进行。工作流程见下页图。(对比较简单的细部测量也可采纳常规测量方法)。2、工程测量质量及技术管理措施(1)控制桩施工现场必须埋设稳定、牢固的主轴线控制桩,满足测量、技术复核要求。控制桩的埋设应保证施工期间内不发生位移、下沉、损坏、丢失等情况。建筑四大角与平面变形处的主轴线应设置控制桩。控制桩一般采纳木制或钢制,埋深不应小于 5mm,桩外应设定稳定牢固的保护措施,如围栏、混凝土墩等,桩顶应有明显轴线点。控制桩一般应与对应点通视,若不能通视则应设置后视点。控制桩一般在基础完工正负零处的技术复核完成后撤除。(2)半永久性水准点设置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稳定、牢固的半永久性水准点。半永久性水准点的数量要满足各种标高测量,标高校核,沉降观测的要求。半永久性水准点位置应保证与测点一次性通视,且便于测量。半永久性水准点应实行必要保护措施,防止损坏、位移、丢失。半永久性水准点的设置位置、数量要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并应绘制平面图存档。(2)板上留洞最小尺 0 血 15 可可(1)板上留洞最小尺 0 寸祯半永久性水准点设置与标识图半永久性水准点应设在稳定牢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上,若条件不具备可采纳地埋式水准点。半永久水准点应能保证施工期间的测量和建筑后期沉降观测使用。水准点应有明显标记,并标识大沽水准绝对标高、建筑相对标高和编号。半永久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