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的管理制度一、目的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工艺、设备和人员等变更引起的潜在安全事故隐患,加强变更过程当中的事故风险的控制,特制定本项制度。二、适用范围本项规定适用于公司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程序的管理。三、职责3.1 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制度。3.2 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本制度,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3.3 各车间负责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制度的执行,并对本制度提出改善建议。四、管理规定4.1 变更程序4.1.1 变更申请。实施变更时,变更申请人填写“变更实施计划申请书”;4.1.2 变更审批。“变更实施计划申请书”填好后,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主管负责人审批,并填写“变更申请表”。4.1.2.1 审批内容(1) 变更目的。(2) 变更涉及的相关技术资料。(3) 变更内容。(4) 变更带来的健康安全环境影响(危害分析及风险削减措施)。(5) 涉及操作章程修改的,审批应提交修改后的操作章程。(6) 对人员培训和沟通的要求。(7) 变更的限制条件(如时间期限、物料数量等)。(8) 强制性批准和授权的要求。4.1.3 变更风险分析。变更经批准后对将实施的变更过程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可能产生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4.1.4 变更实施。变更经批准后,由责任部门组织实施。任何临时性的变更,未经过批准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期限;4.1.5 变更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4.1.6 变更后及时组织对相关人员的安全及专业知识进行教育培训。工艺设备变更.1 工艺设备变更范围包括:(1)生产能力的改变。(2)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3)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4)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5)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善。(6)工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力等)。(7)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8)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9)软件系统的改变。(10)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11)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12)操作章程的改变。(13)试验及测试操作。(14)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15)运输路线的改变。(16)装置布局的改变。(17)产品质量的改变。(18)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19)其他。人员变更.1 企业根据企业人力资源定员相关标准,明确生产单元或员工配置的最低要求,包括:岗位设置、员工的数量等。.2 人员的变更必须在不影响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