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电子教案【项目群名称】透视基础知识【子项目名称】:透视规律(一)课时安排:课时(共 4 课时,本节第 1-4 课时)【项目目标】:1.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理解掌握透视规律。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的基本知识和画法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热爱绘画,了解绘画的艺术形式。【重点难点】理解掌握透视规律【项目准备】老师准备:项目实施前:( 1 )课件 ( 2 )搜集资料利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3)各种考核表格项目实施过程中: 播放多媒体或视频图项目结束后1 布置下节课需要的准备工作学生准备1、准备三角尺、圆规、纸、笔等。2 考虑如何学好本课内容,提出学习方案。【教学方法】项目教学,任务引领、观察学习、练习、小组合作【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并检查学生所要求带的工具。项目一 透视规律※认识 透视规律 在职业角色中的作用 小张在形象设计店做后期制作,常常用 PS 做一些立体物件,或者画一些 3 维场景,却苦于形体不准或者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与没有良好的空间感特别是缺乏透视基础有很大的关系。当你睁开眼睛,看着美好的世界在你眼前呈现,可能你并没有感觉到透视的无处不在,而当你了解了透视的规律,你才会猛然觉悟,“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只在于是否发现” 。※透视规律在生活中的体现图 1—1-1通过威海一景“幸福门”(图 1—1-1)我们来分析这样几个问题1 幸福门在建造的时候,左右高度,上下宽度是否相等?2 我们在图片中看到的“门”,左右高度、上下宽度是否相等?3 幸福门两侧各有一个小门,通过扶梯可以向上攀登,近的一侧看的清楚?还是远的一侧看得清楚?4 以上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是的,图片上的“幸福门”在建造的时候高度是等高的,宽度也是等宽的,但是呈现在图片中的建筑,高度和宽度却是不相等的,距离眼睛近处的高,远处的矮;近处的宽,远处的窄;近处的清楚远处的模糊,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规律:物体根据空间的远近关系,呈现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图 1—1-2 图 1—1-3 图 1—1-4 图 1—1-5图 1—1-6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疏远密” ※ 透视的相关概念及术语一 透视与透视学生活中我们说起透视,大部分人的理解是通过一种透明的表面可以看到实物的内在,例如浅色玻璃瓶内的物体,塑料容器内的可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