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政策1. 目的1.1 确保公司与产品相关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编码明确、统一;1.2 确保公司与生产运营相关的辅料的编码明确、统一;1。3 确保并法律规范公司库存物料的有效分类;1.4 确保公司库存物料具有指定的库位;1。5 确保“先进先出”得到实施;1.6 确保分类库存物料在指定的库位得到定期盘点;1。7 确保库存精度得到持续改进;1。8 确保陈旧库存得到有效管理和及时处置。2. 范围:公司所有原材料,辅料,产成品,在制品。3. 定义:3.1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 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3.2 库存精度:是指库存记录与实际库存的吻合程度。3.3 先进先出:是指先入库的存货,优先领用或发货。4. 存货标识4.1 所有库存原材料、辅料、产成品必须具有确定的标识(零件号、名称)4.2 产成品,名称,规格型号,PGC/GAC 分类由技术中心根据《物料编码规则》以产品信息变更申请单的 形式在公司内部发布。4。3 原材料、辅料的零件号由运营控制部根据《物料编码规则》进行编制。5。库位设置5。1 库位的设计为三位编码,由数字表示,如 xxx,其中,第一位代码表示物料分类,具体为:“0” :原材料;“1” :辅料“2” :产成品;“3":在制品;“4":废品;第二位代码为扩充代码,为增加库位明细设置。第三位代码表示存放地点或产品分类,具体为:“0” :原材料;“1” :辅助材料“3” :在制品 “4” :废品;“5”:轻型钎杆;“6":锥形钎头;“7":重型产品6. 存货分类:公司存货将依据其重要程度及标准成本划分为 ABC 类。库存分类依据为存货的标准成本:单价 40 元以上为 A 类物料,6-40 元为 B 类物料,6 元以下为 C 类物料具体清单经重新分类后附。7. 入库7.1 来料入库,供应商在交货时须附相应的送货单,标明所送货物的名称,数量,零件号,订单号,仓库保管员核 对实物、送货单与采购订单是否一致后,质检员检验并签章,仓库保管员在送货单上签收,同时做系统 入库。仓库保管员在收到送货单后 1 个工作日内完成系统入库操作。7。2 产品完工入库质检员对产成品检验合格后,实物交仓库保管员核对数量,并根据用友系统中的生产订单生成产成 品入库单,经质检员和仓库保管员签章后,完成入库。7。3 生产性废品入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质检员填写 12101《不合格产品联络单》经相关责任人签批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