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间设计》结课论文 康复景观—儿童福利院的园艺疗法韩璐摘要:儿童自古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社会弱小群体,尤其是孤残儿童更是社会重视的弱势群体,更需要人们的支持、关怀、爱护、帮助。儿童福利院的建设与进展,在我国儿童福利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儿童福利院中孤残儿童缺乏生活常识、学习与人沟通互动的能力,与外界的沟通互动和学习的技能。园艺疗法可以通过主动和被动两方面来促进和恢复儿童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的。本文从儿童福利院园艺疗法的设计出发,对儿童福利院部分空间进行设计改造,把区域进行功能划分,对康复景观和活动空间进行人性化设计。从而给予孤残儿童们帮助与支持。关键词: 儿童福利院 孤残儿童 园艺疗法 康复景观 1 中国儿童福利院现状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以及市场经济的进展,许多民间福利性组织纷纷进展壮大,民间福利组织由于经营方式灵活,自治能力较强,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社会的需求。而创建于早期的中小型官办福利组织(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由于管理的滞后,经营理念的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社会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近百万孤儿和弃婴,其中有 80%以上的孤儿是残疾儿童。而各级民政部门兴办的专门儿童福利机构只有 208 所,仅能收养孤残儿童6.6 万人左右,还有大量的孤儿没有得到妥善的救助和安置。而一些中小城市的福利院进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一些市县级的儿童福利院至今还仅仅停留在收容的水平上,这对于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整体进展是十分不利的。2 儿童福利院的使用者的特别性—孤残儿童2.1 孤残儿童 首先,他们年龄大小不一,小到零岁,大至十八岁,年龄跨度大。其次,残疾儿童的残疾病种类和残疾程度多样化。孤残儿童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与普通儿童存在较大的差别。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导致孤残儿童形成特别心理和行为表现。比如性格孤僻、焦虑、恐惧、躁狂、敌意、冷漠、不爱与人沟通、易兴奋易冲动、多动和退缩的行为特点甚至有儿童有暴力倾向。在适应社会能力方面,儿童福利院中儿童缺乏生活常识、学习与技能与人际沟通互动,与外界的沟通互动和学习。2.2 孤残儿童康复景观的特别性这些特别性在儿童福利院对于儿童的养护、教育、康复、医疗,带来了挑战性。使用者构成的复杂性,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这涉及到建筑学、教育学、医学、康复学、社会学等问题。我认为使用者的特别性对于设计来讲,对于儿童生活空间的设计是有特别要求的。2.3 孤残儿童户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