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青少年犯罪之我所见 论文摘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已被列为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青少年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满14 周岁而不满 25 周岁的人,这个概念包含青年和少年两个龄段的人群,横跨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青少年犯罪作为当今社会最普遍、最严峻的问题之一,从世界范围来讲,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世界各国均形成了犯罪低龄化的趋势,25 岁以下的青少年是犯罪大军的主体,无论是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处在进展中国家,大都是面临着青少年犯罪迅速增多,犯罪率日益攀升的严重状况。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上、生理上都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很少,缺乏对复杂事物的推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复杂,极不稳定。精力旺盛、好动,理性意志薄弱,逞强好胜心切,很容易偏激、任性。为所欲为,稍有诱因,一触即发。他们的犯罪动机有时十分简单,一般没有预谋,即使有预谋也是一种很简单很快速的预谋,多属一时感情冲动,有的出于好奇,自我表现和寻求刺激,有的个性过于自私,又不懂得自我调节,做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顺境中还能平安无事,一旦遇到挫折和挑战,马上就会变形、变态的做出不可思议的应对,对自己和他人带来损害。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必须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进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一个新的问题也就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影响最大的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清除青少年犯罪的土壤和条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培育好祖国的接班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乡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根据“三个代表”的要求,从讲政治、保稳定、促进展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社会共同参加,齐抓共管。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特征 原因 预防作为 21 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育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