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与抗凝血平衡一、抗血小板药物:1,抑制血小板代谢得药物:(1)环氧酶抑制剂:阿司匹林;(2)TXA2 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钠;(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双嘧达莫;2,阻碍A DP 介导得血小板活化得药物:氯吡格雷、沙格雷、噻氯匹定;3,血小板膜糖蛋白Ⅱ b/Ⅲ a受体阻断剂:替罗非班4,凝血酶抑制剂(凝血酶就是最强得血小板激活剂):水蛭素、阿加曲班;5,同时改善微循环,治疗血栓前状态得药物:川芎嗪、血栓通、灯盏细辛。二、抗凝药物: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激活抗凝血酶Ⅲ发挥抗凝作用):肝素、低分子肝素;2,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重组水蛭素及其衍生物(通心络胶囊、疏血通注射液)、阿加曲班;3,维生素K依赖性抗凝剂(抑制肝脏合成得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得活化):双香豆素类,如华法林;4,此外还有:凝血酶生成抑制剂、凝血酶受体抑制剂、重组内源性抗凝剂(蛋白 C、抗凝血酶等)。三、纤维蛋白溶解药:1,第一代纤溶药:链激酶、尿激酶;2,第二代纤溶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3,第三代纤溶药:重组纤溶酶激活剂瑞替普酶(r et e plas e)为 tPA 得变异体;4,降纤维蛋白原药物:蚓激酶、蝮蛇抗拴酶;5,另外临床还将巴曲酶(降纤酶)用于脑梗死得溶栓.四、促凝止血药物:1,促进凝血酶活性得药物:维生素K 1、维生素 K 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巴曲酶(立止血);2,凝血酶制剂:凝血酶原复合物(30 0 PE 或 400P E/支)、人纤维蛋白原(0、5 g/支)、人凝血因子Ⅷ(400 万 iu);3,纤溶酶抑制剂:氨基乙酸、氨甲苯酸(止血芳酸)、抑胰肽酶;4,作用于血管得止血药:酚磺乙胺(止血敏)、垂体后叶素、卡络柳钠(安络血)、去甲肾上腺素;5,鱼精蛋白。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相关实验室检查得用途有:① 血栓前状态得筛选;② 止血缺陷或出血性疾病得筛选;③ 抗血小板、抗凝、纤溶治疗得监测.出血与血栓检测得相关指标检测项目标准值+临床意义血管壁得检测出血时间 BT(出血时间测定器法)参考值:6、9±2、1 m i n。超过9 mi n为B T 延长,见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功能异常、血管异常。缩短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疾病。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 BT 维持在治疗前得 2、0~2、5 倍.血小板得检测血小板计数 PC(10 0~300)×109/L,超过 40 0×109/L 为血小板增多,低于 100×1 0 9/L 称为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治疗时,PC 不应低于 50×109/L,疗程中至少每 1~2 周测定一次PC.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