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力讨论及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摘要:抗逆力是近二三十年来欧美国家青少年讨论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抗逆力的发现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式变革。抗逆力是能力、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要点是激活抗逆力。借鉴抗逆力的讨论成果,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由“关注问题”转向“关注优势”;坚持进展性辅导为主,障碍性治疗为辅的价值取向;把挖掘学生抗逆力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关键词:抗逆力;危机;学校心理教育Abstract: The resilience is a hot topic of adolescence research in Europe and American in recent decades. The discover of resilience promoted the mode refor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 resilience is a unify of ability,process and result. By interpreting the “Resilience Model”,we find that the key poi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school is resilience activation. According to“The Resilience’s Wheel”, we point out several suggestions on operation method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school in China.Key words: resilience; crisi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schools一、发现抗逆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转换视角抗逆力讨论带来范式变革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儿童精神病学家安东尼在其讨论中发现,某些出自父母精神异常家庭的儿童和青少年,并不像早期讨论所说的都会出现精神问题或成长障碍,他们仍然保持了健康的情绪和生活适应能力,表现出较高的免疫力和成长胜任力,他称其为“适应良好的儿童”。其后很多学者的讨论也得出了相近的发现,即有些生活在高危环境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不但没有被危机和挫折压垮,反而能够自我调整、克服危机、良好进展。这种抵御逆境、抗击压力的能力受到众多讨论者的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讨论领域,学者们称其为“抗逆力”。事实上,个体进展的消极结果与单一的危险因素之间并不存在必定的、单一对应的关系,每一个体的心理疾病或行为问题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将注意力放在探究个体如何具有的正向、积极、健康的一面成为近二十年来青少年讨论的新取向。二、激活抗逆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抓手抗逆力运作机制解读1990 年 Richardson 和同事通过总结前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