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与规模工作方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通过与居民签订一定期限服务协议的方式,建立长期稳 定的契约关系,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状况,为居民提供以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 和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连续性健康服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家庭医生签约服 务工作,将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和满意度纳入“七有” “五性”评价体系。为进 一步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与规模,增 强签约居民获得感,制定此工作方案。一、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一)扩大家庭医生服务规模。家庭医生原则上是全科医生,包括各级医疗 机构的全科医生,以及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经全科转岗培训合格的中医、儿科、 内科、妇科等专科医师。以家庭医生个人为签约主体,根据专科特点和职责分工, 分别针对所服务人群进行签约,为居民提供全面连续健康服务。(二)汇聚更多力量开展签约服务。试点推行医联体内二级医院医务人员通 过对支援、多点执业、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在属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下 开展签约服务,服务时间记入基层服务年限。鼓舞医联体内非公医疗机构符合条 件的医务人员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有工作活力、身体状况允许的退休医 生,在自己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签约服务。(三)补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队伍。综合考虑辖区地域类型、服务人、服 务半径等因素,根据医务人员与服务人数量相匹配的原则,合理配备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人员力量。统筹区域编制资源,优先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整优化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比例,重点补充家庭医生队伍。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岗 位连续工作 10年以上表现突出的卫生技术人员在户籍政策上予以倾斜。(四)建立专业技术岗位席位制度。在用足用好“调整优化医疗卫生机构职 称结构比例”政策基础上,探究建立适合社区卫生服务特点的席位制度,在专业 技术岗位设置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席位等级序列,专业技术人员 聘用席位等级与考核挂钩。(五)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动态全覆盖。根据每个街道(乡镇)设置 1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和每两个社区配备 1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原则,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站点,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六)优化全科转岗培训方式。支持各区开展全科转岗培训,参加全市统一 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可申请变更注册执业范围或加注全科医学专业执业 范围。培育一批法律规范化、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