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提升老师幽默的口语表达形式 老师口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数学本是枯燥无味,必须要我们老师给予给予更多的色彩,我认为,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口语表达即使没有语文教学那样有生动优美的语句,可要力求形象而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用一些"不为恰当'的比方,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如在"乘法分配律'学习一课中,假如规规矩矩的依据乘法分配律的定义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是那么的枯燥无味,自然的,所取得的效果也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所期望值。而换一种方式,我让同学观察算式的特点,听着他们各自不同的见解时,可以同同学说到:"12 既乘 901 又乘 99,脚踏两条船,花心鬼。'整个教室响起一片笑声,我接着说:"花心鬼,我们该如何处理~将他拒之门外。'也同时写下了 901X12+99X12=(901+99) 12=1000X12=12000,这样同学觉得很有意思,自然听课的兴趣就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自然的,同学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数学老师应该创设游戏性情境,提升同学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同学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同学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同学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进展能力,提升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 60 秒抢答游戏,老师准备假设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同学分为几组,每组选 3 名同学作代表,然后由老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同学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同学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升了同学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重视同学的发散思维,培育同学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必须以培育同学的革新精神为目标,改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多给同学一些思索的时间、多一些表现机会、多一些制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在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要以自身的革新意识、思维能力等积极因素,去感染、带动同学革新意识的形成,老师不能把同学视为容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神秘。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要抓住每个时机,对每一个同学的每一个发现都予以肯定、激励,让同学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升同学的革新意识和施行能力。老师的使命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