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心理学考编笔记

教育心理学考编笔记_第1页
1/37
教育心理学考编笔记_第2页
2/37
教育心理学考编笔记_第3页
3/37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1、讨论对象与内容★★★㈠教育心理小学是讨论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㈡讨论内容⑴ 五要素① 学生 ②老师 ③教学内容 ④教学媒体 ⑤教学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⑵ 三过程① 学习过程 ②教学过程 ③评价和反思过程㈢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2、教育心理学的进展进程★★㈠初创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① 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② 卡普捷列夫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③1903 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㈡进展时期(20 世纪 20—50 年代)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㈢成熟时期(20 世纪 60—70 年代)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㈣完善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1994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 80 年代以来的成果:① 主动性讨论。② 反思性讨论:即讨论如何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③ 合作性讨论。④ 社会文化讨论。3、教育心理学的讨论方法★★㈠实验法① 实验室试验:严格的人为控制。② 现场试验:自然情景下。㈡观察法①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讨论中采纳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② 观察法被比方为“科学讨论的前门”。㈢调查法① 间接了解心理特征的方法。② 问卷法、访谈法。㈣个案法㈤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实践的事实——分析和概括——教育理论如老师的教学反思日记等。4、教育心理学的讨论原则① 客观性原则② 教育性原则③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④ 系统性原则。第二章 心理进展及个别差异1、心理进展概念心理进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心理进展阶段划分(8 个阶段)① 童年期(6、7——11、12):小学阶段。② 少年期(11、12——14、15):青春期或心理断乳期,初中阶段。③ 青年期(14、15——25)3、学生心理进展的特征(规律)★★★★① 连续性与阶段性。② 定向性与顺序性。③ 不平衡性。劳伦兹提出关键期的概念。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进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2 岁——口头语言进展的关键期。4 岁——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 岁——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心理学考编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