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言文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

文言文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_第1页
1/8
文言文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_第2页
2/8
文言文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_第3页
3/8
星火教育一对多辅导教案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学科语文授课老师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次课共( )次课课时:课时教学课题文言文实词教学目标1、掌握古汉语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ﻫ2、学会通过归纳,牢固掌握课内常用文言实词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通过知识得迁移,阅读课外文言文。文言文实词知识精讲:一、通假字1、通假字得含义:通假字就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得用字分歧现象.“通假”得意思就是通用、假借,就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得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例:具答之,便要还家。(通假字:“具”、“要”—-本字:“俱”、“邀")2、通假字得识别方法① 音同形似。如:“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意思就是“座位”② 音近形似.如: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意思就是“显现”③ 音同形异.如“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意思就是“横放得”④ 音近形异。如: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就是“没有"3、小试牛刀找出下列句子中得通假字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2、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3、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指不通顺.)4、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4、常见通假字整理1、 反——返(还,返回) 例句: (1)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2、 说——悦(兴奋)例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2)公输盘不说《公输》二、古今异义:(一)古今异义词得种类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进展而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古今异义得现象。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得原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得意义有所进展,应用得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得扩大。这种词义就是今必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如“河”,古代仅仅指黄河(饮于河、渭);现在则就是一个普通得名词,成为河流得通称. 2.词义缩小 词义缩小,就是指词义随着时代得进展逐渐变得狭小。词义缩小主要有两类:八程度减弱。如“病”,古义指严重得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威胁得程度(君之病在肠胃);而今日得“病"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减弱了。范围缩小.如“臭”,古代指气味(左佩刀,右备容臭);现在则仅仅指臭味。 3.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得进展,由原来表示得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言文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