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布病防范措施方案 近年来,我县畜间布病和人间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进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布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布病是严重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被列入国家二类多种动物共患疫病目录。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主要侵害人和动物的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布病的家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一般通过流产物、精液和乳汁排菌病传染。病畜通常表现为流产、死胎、不孕和睾丸炎等。布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病情严重的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已成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 20XX 年以来,全县每年都有人间布病新发病例报告,累计已达 73 人,新发病例遍布各乡镇,且有上升趋势。县畜牧、卫生等部门以人间布病为线索,实行点面结合的办法,加强了羊子布病的检测,20XX年以来共血检羊子 7030 只,检出阳性羊子116 只,阳性检出率%,,远远高于国家控制标准%和稳定控制标准%以上,抽检说明我县羊子布病呈流行扩散态势,布病疫情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为此,县政府决定根据《农业部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法律规范》,对全县 6 个乡镇、2 个中心社区存栏的所有羊子同步开展布病血检、免疫、消毒及阳性羊子扑杀、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治工作,彻底切断传染源,控制羊子布病疫情,解决布病疫情反复发生流行的问题,力争 5 年内控制羊子布病的发生,8 年内达到稳定控制县标准。 二、工作步骤 摸底普查阶段 由各乡镇、中心社区具体组织实施,全面统计辖区内羊子的实际存栏数量,普查工作必须进圈入舍逐户核查,如实填写羊子养殖情况统计表,全面查清羊子实际饲养量、分布区域等基本情况。 采血检验阶段 1、采血工作。由县畜牧局统一安排,逐乡镇逐村逐羊进行采血,各乡镇、中心社区要明确专人配合,在检疫的前一天通知养殖户将所有羊子全部圈养,不得外出放牧或私自转移、隐藏、买卖羊子。 2、检验工作。检验组接到血样后经平板检测进行筛查,对阳性和疑似阳性的送市动物疫控中心进行试管检测复查。 扑杀处置阶段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要根据市动物疫控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对确诊为阳性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