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报告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报告_第1页
1/9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报告_第2页
2/9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报告_第3页
3/9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 XX 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1.9-94 )(1)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2)伤后腕关节周围肿胀,痛苦,前臂下端畸形,压痛明显,腕臂活动功能障碍。(3)X 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9年)(1)有跌倒用手掌撑地的病史;或有腕关节掌屈着地而受伤病史。(2)伤后有腕部肿胀,并出现“餐叉”畸形;也可由于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腕关节畸形不显著。(3)伸直型 X 线片上具有三大特征:①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②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的角度也消逝;③桡骨长度短缩,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处于同一平面。屈曲型桡骨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二)骨折分型与分期1. 分型(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可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2. 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早期:伤后 2 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中期:伤后 2〜4 周,肿胀逐步消退,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此时手法复位困难,如需要再次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晚期:伤后 4 周以上。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形改造,已相当稳定。此时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需手术治疗。二、治疗方案(一)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一般首先拔伸牵引,解除短缩畸形,恢复骨端长度。再行端提按压手法整复成角或侧方移位。折顶时应根据骨折端移位及成角的大小,适度灵活运用。根据外固定材料、整复手法差异,参考治疗方法简述如下:1.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法采纳非麻醉下或血肿内麻醉下徒手整复。(1)伸直型榛骨远端骨折整复方法(以右侧为例):患者取坐位,助手立于患者背后,固定患者躯干及患肢肘部,患肢前伸,前臂置中立位,术者左手反握患部近端,拇指按压骨折近端掌侧,右手虎区按压骨折远端榛侧,拇指压住骨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