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关键工序、部位质量保障方案本工程主要施工项目包括泵房工程、管理楼工程、堤防工程、水闸工程及金属结构制安工程等。主要工序有混凝土施工、砌筑施工、土石方施工、金属结构制安等,针对上述主要项目,仔细讨论设计图纸、设计文件、技术说明和招标文件的有关法律规范、标准,确认周密的施工方案,编制工作程序,制定详细的保证质量技术措施,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全部工程项目。1.混凝土外观工艺质量控制措施(1)从模板工程方面控制1)模板材料根据混凝土结构物的特点,采纳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模板型式。模板材料选用钢模模板。2)模板制作① 模板制作的允许偏差,须符合模板设计规定。② 钢模面板及活动部分涂防锈的保护涂料,其它部分涂防锈漆。3)模板安装① 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测量误差须满足法律规范规定的要求。对重要结构物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② 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以满足混凝土浇筑强度的要求。③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面板,以及各块模板接缝处,必须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的面板涂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密实性。为保证拼缝严密,板缝间贴胶条。④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置专人负责常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及位置。对承重模板的支架,加强检查、维护。模板如有变形走样时,立即实行措施,直至混凝土浇筑完毕。4)模板拆除①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 以上,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可拆除。② 底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在混凝土达到法律规范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除。③拆模时,根据锚固情况,分批拆除锚固连接件,防止大片模板坠落。拆模使用专门工具,以减少混凝土及模板的损伤。(2)从混凝土品质方面控制1) 选择优质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的条件下,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性能,使混凝土和易性满足施工要求。2)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生产设备,制定混凝土拌和程序流程,确保混凝土拌和质量,采纳“涮集料混凝土”生产工艺以提高混凝土品质。3) 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与混凝土拌和、浇筑能力、仓面具体情况及钢筋、模板吊运的需要相适应,以保证混凝土运输的质量。所用的运输设备,须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及过多降低坍落度等现象。4) 混凝土的浇筑工艺① 混凝土的浇筑,按一定厚度、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