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旅游开发潜力与进展趋势分析 摘要 关于煤炭城市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问题,淮北市过去的开发思路与模式基本上是围绕农业综合开发。从目前采煤塌陷区的自然条件、进展潜力以及城市进展的长期目标来看,淮北市必须在科学进展观指导下总体规划,科学开发,在进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凸显采煤塌陷地生态优势和鲜亮个性,积极进展生态旅游产业,以促进煤炭城市的可持续进展。 关键词 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旅游潜力;旅游开发;进展策略 作者简介 赵淑云,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安徽淮北 23500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25)08—0070—03 煤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煤炭开采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塌陷、荒芜。严重影响了矿区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区域经济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治理开发采煤塌陷区,修复其生态环境,成为影响煤炭城市可持续进展的重要问题。 一、淮北市采煤塌陷区现状及其综合开发进展 淮北市是皖北平原上的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性城市,1958 年建矿。淮北矿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田分布广,纵横绵延100kin,矿区面积 9600km2,探明储量为27616 亿 t,为华北地区的重要能源城市、国家五大煤炭基地之一。淮北矿区由于煤田可采煤层多而厚,而且多采纳长壁冒落法采煤,从而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截至2025 年,淮北市因采煤而造成的塌陷土地已达万 hm2,且近 1/4 分布在市郊,约有26 万农民失去土地,占全市农业人口的 1/5。而且据淮北市国土资源局调研,目前每年仍以近万亩的塌陷速度递增。估计到2025 年,全市采煤塌陷土地面积将达到 2万 hm2 以上,每年新增的失地农民近万人。采煤塌陷地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周围生态环境由陆地生态环境蜕变为水生生态环境,人均耕地锐减,工农业生产用地矛盾日益尖锐,塌陷区的农业经济进展呈现负增长。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淮北市经济与社会的进展。 为了恢复采煤塌陷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的要求和当地经济进展的需要,淮北市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探究采煤塌陷地的土地复垦方法,进行不同规模的土地复垦整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淮北煤矿塌陷地复垦整理与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的思路,形成了六种开发模式,其中四种为农业开发模式。近年来,虽然塌陷区的第二、三产业有一定的进展,但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