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脱硫二级串联塔循环浆液泵运转节能讨论以潍坊电厂 670 MW 火电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改造完成的串联吸收塔为讨论对象。在保证 SO2 达标排放和设计脱硫效率的前提下,对 4 种运转方式的浆液循环泵能耗进行比对。得出不同循环泵运转方式下的用电和节能情况,以及不同入口 SO2 浓度下区间最佳系统运转控制方式,以实现 FGD 的经济性运转。1 概述潍坊电厂采纳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FGD),于 2025 年建脱硫吸收塔,后经增容改造和提效改造,目前为 2 台串联吸收塔,设置 8 台脱硫浆液循环泵,脱硫效率达 99.11%以上,出口 SO2 满足超低排放要求(35mg/m3),目前系统运转稳定。脱硫浆液循环泵是 FGD 的核心设备之一,直接影响串联塔的脱硫效率,因其电耗占脱硫系统总电耗 50%左右,成为系统节能降耗优化的主要因素。二级塔运转初期主要是以达标排放为主,待串联吸收塔运转平稳后,可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转和环保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根据脱硫系统入口 SO2 浓度高低分为不同阶段,通过微调吸收塔密度、pH、排浆等运转参数,对脱硫串塔浆液循环泵运转方式的有效控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以潍坊电厂 3#机组(670MW)串联吸收塔为讨论对象,分别在不同入口 SO2 浓度下,保证吸收塔运转 pH、密度等参数的相对稳定,对浆液循环泵运转方式优化控制,同时,保证脱硫系统出口满足超低排放要 求。 特 别 研 究 对 比 了“3+2” 与“2+3”“4+2” 与“3+3”运转方式下的节能情况。在脱硫系统入口 SO2 浓度渐渐升高,依次最佳的浆液循环泵运转方式为“2+1”“2+2”“2+3”“3+3”“4+3”“5+3”,初步实现了 FGD烟气达标排放和经济运转,且具备一定的节能效果。2 串联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潍坊电厂 3#机组脱硫系统于 2025 年投入运转,随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25)颁布,于 2025 年潍坊电厂对脱硫吸收塔实施增容改造,增容改造后喷淋层由 4 层变为 5 层,同时,拆除制约脱硫效率的 GGH 设备。随着新环保法和地方法规的颁布,实施脱硫提效改造,即新增二级吸收塔,由原来的一级塔 5 层,变为一级塔和二级塔共计 8 层,将脱硫效率由原来的 96.5%提升为 99.11%,脱硫净烟道 SO2 排放指标控制在 35mg/m3 以下,满足国家和地方超低排放要求。塔脱硫系统由原“1 炉 1 塔”改为“一炉双塔”,即在一级塔后新增二级塔,同时,配套 3 台脱硫浆液循环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