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行业烟气低温 SCR 脱硝中试讨论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会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破坏地球生态环境和损害人体健康的一系列问题,危害严重,氮氧化物的治理是目前大气环境保护中的重点和难点。2025 年 10 月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25)首次将焦炉烟囱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列为我国焦化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指标,并规定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现有及新建企业均要执行 500mg/m3(机焦、半焦炉),200mg/m3(热回收焦炉)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1],引起焦化业界的普遍关注。低温 SCR 技术是采纳较低温度(小于 300℃)[2]的条件下活性较高的催化剂,利用 NH3 将烟气中的 NOx 还原为 N2 和 H2O 的技术,一般采纳尾部布设的方式,即脱硝装置布置于除尘脱硫之后,与一般的高温 SCR 技术相比具备能耗低、系统布置方便、催化剂使用期限长、运转成本低等优点,可有效避开传统 SCR 技术的诸多不足,具备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是当前国内外烟气脱硝技术讨论的热点。从国内外低温 SCR 技术的讨论现状来看,该技术工业化的主要障碍是低温范围以内活性不高、催化剂抗硫及抗水性能差、脱硝效率不稳定等问题。1 中试背景焦炉在装煤、推焦、熄焦及生产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烟气,其成分非常复杂,其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多环芳烃、酚类、氰化物、硫化物、重金属以及二恶英类等[4]。张兰英等[5]采纳自制串联采样装置,优选出前处理方法,并用GC,GC/MS 测定有机污染物,对焦炉烟气进行全量有机污染物分析,共统计出 12 类,293 种有机化合物。炼焦尾气中污染物成分复杂,可能会导致催化剂中毒影响其脱硝活性。目前,国内焦化行业 SCR 脱硝技术的应用较少,而日本早在 20世纪 80 年代就将 SCR 脱硝技术应用于东京鹤见工厂的焦炉烟气 NOx控制,通过中试和工业示范装置的建设与运转,验证了技术可行性,其使用 TiO2-WO3-V2O5 催化剂,适宜的反应温度为 300℃,当氨与NOx 的摩尔比(NH3/NOx)为 0.92 时,NOx 去除率(脱硝效率)可达90%[6]。炼焦尾气的排烟温度一般在 200℃以下,若采纳低温 SCR 脱硝技术处理炼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可以有效减少能耗。目前国内还没有炼焦尾气低温 SCR 技术的应用,对于低温 SCR 催化剂的讨论大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采纳模拟烟气条件下研发出来的 SCR 催化剂不一定能够用于实际的工况条件,要想研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