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技术措施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当中并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都具备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这是从能量与人的损害间的联系所给以的定义。假如从发生事故的角度,也可把物的不安全状态看作为,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物的状态。 在生产过程当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养和人的决策水平。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确推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进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针对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与进展,在进行施工设计、工艺安排、施工组织与具体操作时,实行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生产活动进行之前,或引发为事故之前,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消除生产活动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生产活动所必须的,又是 。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生产组织者的素养情况和工作才能。 (一)能量意外释放与控制方法生产活动中一时也未间断过能量的利用,在利用中,人们给以能量种种约束与限制,使之按人的意志进行流动与转换,正常发挥能量用以做功。一旦能量失去人的控制,便会立即超越约束与限制,自行开辟新的流动渠道,出现能量的突然释放,于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随着突然释放而变得完全可能。 突然释放的能量,假如达及人体又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就会酿成损害事故。从这个观点去看,事故是不正常或不希望的能量意外释放的最终结果。 一切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生物能、辐射能等,都能引发损害事故。能量超过人的机体组织的抵抗能力,造成人体的各种损害。人与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干扰,造成窒息或淹溺。能量媒介或载体与人体接触,将会把能量传递给人体造成损害。 能量的类别不同,在突然释放时,所造成的人体损害差别特别大,造成事故的类别也是完全不同的。 人与能量接触而受到刺激,能否造成损害和损害程度,完全取决于作用能量的大小。能量与人接触的时间长短,接触频率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