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尖子生的发现和培育作为一名班主任,培育尖子生、转化后进生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讨论课题。对于尖子生培育工作来说,帮助他们突破自我瓶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讨论意识至关重要。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尖子生是一个相对特别的群体,他们作为提高班级学习风气、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提升学校升学率的重要人才,除了要具备系统的学科知识、冷静的分析能力还要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品行,为此,老师要帮助学生实现学业成绩的再突破,引导尖子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避开考试中出现失常发挥等问题。一、挖掘尖子生苗子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尖子生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育才形成的。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老师需要通过多种形式进展尖子生苗子,帮助学生养成更多优异的学习习惯,在班级中树立更多的学习榜样。首先,老师应该对班级内学生进行系统的了解,尽量扩大尖子生苗子的培育范围。在上课的时候,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本着“激励教学”的进展原则额,鼓舞尖子生具备踏实的学习心态。对于在观察与摸底中已经确定的尖子生,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把学生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尖子生。例如,对于一些很聪慧、学习态度积极、善于思考和钻研的学生,确定为一类尖子生;对于一些聪慧、不踏实,但是学习基础还可以的学生,定义为二类尖子生;对于学习踏实、有学习热情,但是学习方法有待加强的学生分为三类尖子生。使老师能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尖子生能够逐层晋级,培育更多学习能力强、思想品质好的优秀学生。其次,老师对尖子生形成有效约束,帮助他们具备客观的自我认知,防止尖子生出现骄傲自满的学习心理。始终以严谨的学风、班风,去影响尖子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不能带着有色眼镜,以“一优遮百丑”的心态去对待尖子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理,让学生的自控能力、学习热情得到进一步提升。二、加强尖子生思想引导在尖子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老师要予以全面的考量。对思想态度不端正、有不良习惯的尖子生,老师要对其实施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首先,老师要帮助一类尖子生做好思想引导,为他们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要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些成功人物的事例,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同时,班主任要让学生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在班级学风建设上,鼓舞一类尖子学生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自觉承担起班级“小老师”的角色,为其他学习成绩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