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企业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1 风险控制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可归纳为生产过程当中对人、设备、环境风险因素的评估、消除和控制的综合管理。因此,电力生产企业在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应用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会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促进安全生产良性循环。2 风险控制方法电力安全生产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如何进行风险的消除和控制,实践中通常实行以下几种基本方法。2.1 消除法这是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的首选方法,也是最彻底的方法。生产现场有相当多的危险源,如孔、洞、井、 地沟盖板和栏杆缺口、 导线绝缘破损、压力容器泄漏、旋转机械的异常运转,温度、压力、流量等监视参数的超标等,都是可以消除的,对此类危险源一经发现,应当立即消除。但在电力生产中,有部分的危险源是无法消除的,这一方法存在局限性。2.2 代替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低风险、低故障率的装备代替高风险装备。电力生产企业从安全和效益的目的出发,对现有设备不断进行更新改造或采纳先进的技术产品,已成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将少油开关进行无油化改造为真空开关或 SF6 开关,将手动调节改造为全自动控制系统等,这些均可增强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减轻运转人员操作的风险和劳动强度。又如在检测、修理工作中,用新型清洗剂代替汽油清洗轴承等零部件,有效防止了现场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引发的各类火灾事故。2.3 隔离法对危险源进行隔离 ,是电力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针对客观存在的危险源,利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隔离和控制,确保危险源在指定区域或范围以内处于可控在控状态。电力设备进行检测、修理作业时,将检测、修理设备按“工作票制度”要求从正常运转的生产系统中隔离出来,这是将隔离法应用于日常生产维护工作中的实例。如:拉开刀闸,利用明显的断开点把检测、修理设备和运转设备隔离;关闭阀门并在法兰处加上堵板,把检测、修理的系统和运转中的系统隔离;在带电设备与检测、修理现场之间,设置安全网或安全围栏,将作业环境和运转设备隔离;把乙炔、氢气、氧气、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距生产地点 50 m 以外的危险品仓库,使危险品与生产现场隔离。2.4 工程方法用改善设计、改造系统等工程方法减轻风险程度。在生产实践中,通常会发现一些系统、设备、环境等在设计、安装时已存在不安全或不合理的因素,可能导致或诱发工作人员发生事故,或容易使工作人员产生疲劳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