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处置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处置_第1页
1/9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处置_第2页
2/9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处置_第3页
3/9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置一、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一)监测病例定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简称 AEFI)就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得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得反应或事件。(二)报告1、报告范围--。24 小时内:如过敏性休克、不伴休克得过敏反应(荨麻疹、斑丘疹、喉头水肿等)、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晕厥、癔症等。——5 天内:如发热 (腋温≥38.6℃)、血管性水肿、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接种部位发生得红肿(直径>2.5 cm)、硬结(直径〉2.5cm)、局部化脓性感染(局部脓肿、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等.——1 5天内: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过敏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 h us 反应)、热性惊厥、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与脑膜炎等。-—6 周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格林巴利综合征、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等。——3 个月内:如臂丛神经炎、接种部位发生得无菌性脓肿等。—-接种卡介苗后 1—12个月:如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其她: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得其她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2、报告单位与报告人。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及其执行职务得人员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得责任报告单位与报告人。3、报告程序(1)一般情况下及时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2)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得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应当在发现后 2 小时内报告;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 2 小时内逐级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3)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 48 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得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在 2 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登记表,以电话等最快方式向受种者所在地得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核实后立即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对于死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同时还应当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得有关规定进行报告。(三)调查诊断1、核实报告。2、调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需要调查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处置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