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5病媒生物监测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展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监测工作,蚊、 蝇、鼠等至少各选一种监测方法,重点在居民安置点及其周 围环境监测,监测点首选重灾区,每个区、县(县级市)至 少按方位设 2〜4 个有代表性的灾民安置点进行监测。一、蚊虫密度监测(一)成蚊密度监测1、诱蚊灯法将诱蚊灯悬挂于帐篷、临时住所等室外,悬挂高度离地 面约 1・5米,挂灯位置要远离二氧化碳源(厨房、火堆等)环 境,避开强光源,周边 5 米内没有大的遮挡物,两个诱蚊灯 之间相隔至少 2 米。于日落时开灯,次日日出时,收集蚊 虫,计算密度指数。蚊虫密度指数=诱蚊灯捕获蚊虫总数/灯数(单位:只 /灯夜)2、人工小时法每个灾民安置点选 4 个帐篷(活动房、临时住所等), 定点定人,日落后 1 小时,用电动捕蚊器,室内分别捕蚊 15 分钟,收集蚊虫,计算密度指数。可以用电蚊拍代替电动吸 蚊器。蚊虫密度指数=捕蚊数目总和(单位:只/人工•小时3、人诱停落法每处生境选择避风遮荫处,在媒介伊蚊活动高峰时段( 15: -18: ),诱集者暴露一侧小腿,利用电动吸蚊器 收集被引诱的伊蚊并持续 30min,将捕获蚊虫用乙醚麻醉或 冰箱冷冻处死,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停落指数=捕获雌蚊数/ (人数 x30min) x60min/h[单位: 只(人•小时](二)蚊幼密度监测1、布雷图指数随机抽样调查 50 户。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 器及其幼蚊孳生情况,收集阳性容器中的幼蚊进行种类鉴定, 或带回实验室饲养至成蚊进行种类鉴定,计算布雷图指数。户的定义:每个家庭、集体宿舍/单位办公室/酒店的 2 个房间、农贸市场/花房/外环境/室内公共场所等每 30 定义 为一户。布雷图指数=(伊蚊幼虫或蛹阳性容器数/调查户数)X12、幼虫勺捕法沿着大中型水体(河、湖、池塘、室内积水和建筑施工场地 积水)岸边,每隔 5 米选择一个采样点,用水勺迅速从水体 中舀起一勺水,计数其中蚊幼(蛹)的数量,计算幼虫密度。 该方法用于洪涝灾害后的蚊幼密度调查。幼虫密度(只/勺)=采集蚊幼(蛹)总数/总勺数。二、蝇类密度监测(一)粘蝇条(纸)法每个监测点(灾民安置点)选 10 个帐篷(活动房、临 时住所等)(以 12 平方米左右为一个房间计算),分别悬挂 3 个粘蝇条,总计 30个粘蝇条,24 小时后查看粘蝇条上的蝇 种及数量,记录粘住蝇类总数及蝇种(特别是优势种)。蝇类密度指数=粘住蝇类的总数/粘蝇条总数(单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