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内作业事故案例及安全防范措施在制药生产工艺过程当中大量使用各种容器设备,以满足制药工艺的要求,实现制药生产的目的。制药生产中有发酵罐、合成罐、提取罐、分离罐、干燥器等,这些容器设备的直径和容积大小各有不同,但其内部结构基本相同,都安装各类搅拌器、各种工艺料管和固定料管的支架。制药生产中的容器需盛装酸、碱、有机溶媒等有毒有害物质。由于使用频繁、存在腐蚀等因素以及工艺检查等,要常常进入罐内进行各类作业。设备内部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存在有毒有害因素、作业过程产生危险有害因素,假如在哪个环节上组织不好、措施不当,就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安全事故,给罐内作业员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因此必须加强罐内作业的安全管理,落实好各项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防止罐内事故的发生。一、罐内作业发生的事故案例案例一:1994 年 3 月 31 日 10 时 50 分,某药厂员工 S 在电站锅炉水处理 3 号阴床内跳板上安装再分器时,班长 L 叫他出来休息一下。s在转身时不慎脸朝下掉在距跳板 1.65m 阴床罐底惰性泡沫球的表面上,使白球进入鼻孔、口腔内,抢救无效死亡。(1)直接原因:异物窒息。(2)间接原因:罐内作业没填写工作票,没做好防范措施,如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绳,白球上铺盖白布、塑料布,增设安全网。案例二:1992 年 10 月 10 日 22 时 30 分,某药厂发酵工段配料员工G,在往配料罐投无水硫酸钠时,不慎将一整袋无水硫酸钠掉入罐内,未经请示,违反操作章程擅自从人孔(300ram×400mm)下罐捞料。因罐内缺氧窒息死亡。(1)直接原因:窒息(2)间接原因:违反下罐作业操作章程和下罐准许证制度;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案例三:1993 年 8 月 21 Et11 时 8 分左右,某安装公司电焊工 H、徒工 L 在某药厂配料岗位玉米浆罐内焊接搅拌器挡时,由于焊接时产生焊尘排不出去影响焊接作业。他们向罐内通氧气,用氧气置换烟尘,然后将氧气带撤出。然后开始在罐内继续实施焊接,引发火灾,造成 H 死亡、L 重伤。(1)直接原因:擅自向罐内通氧气,使罐内氧气浓度高并进行施焊,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间接原因:违反下罐作业安全操作章程、电气焊工安全操作章程等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案例四:某制药厂淀粉车间玉米浆工段代班长李某,于 1982 年 1月 23 日 19 时 50 分在下 2 号空玉米水贮罐(直径 1.9m、高 2.45m)清理罐内沉淀物时,因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