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出现外渗得防范及应急预案一、药液渗漏得防护1 正确选择血管:应用高危药物时,穿刺部位得血管不宜重复使用,也不宜在同一部位长期持续,滴入超过 24 小时,即使滴入顺利局部无外渗,也应该更换输液部位,应选择血管走向较直、较大容易固定且便于观察得部位穿刺。 2 使用静脉留置针,对于长期输液、化疗得病人,鼓舞留置PICC 或 CVC,减少对病人浅表静脉得破坏 3 加强巡视:对于婴儿、老年人、麻醉未清醒得病人,由于痛觉不敏感,护士应加强输液中得巡视,对于输入高危药物时重要得就是巡视到位,每 1020 分钟巡视一次,观察输液速度,输液部位有无肿胀、外渗,并耐心询问、倾听患者得主诉。 4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静脉用药相关知识:让护士了解药理知识与输液安全知识,发现外渗及时对症处理,减少损坏。 5 提高护士责任心教育: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对患者得用药安全一定要有责任心,对高危药物得危害与严重性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得皮肤,怀疑外渗得通道要重新建立,不能姑息或报侥幸心理。 6 拔针得方法:先揭去胶布,轻按穿刺点上方,拔出针头瞬间立即按压,使针头在没有压力情况下退出血管腔,可以减轻甚至去除了针刃对血管造成得机械性损伤。 二、输液外渗后得护理 1 进行生理盐水稀释:高危药物外渗后应立即停止该药物,在原针头处接一无菌注射器进行强力抽吸,将针头、输液管、外渗到皮下液体尽可能抽出,在沿静脉通路注入生理盐水 510 毫升后拔出针头,因生理盐水可稀释渗漏处局部组织药物浓度,以减少药物对局部组织刺激,减轻损伤。 2 封闭:(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其方法用 1%普鲁卡因 510 毫升在药物外渗周围注射药物形成皮丘,然后用棉签轻按皮丘以利扩散与吸收。此方法只限于普鲁卡因皮内试验阴性者使用。(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封闭:痛苦剧烈者可用生理盐水 5 毫升加0、5%利多卡因 5 毫升,地塞米松 5 毫克皮下环形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减轻局部组织反应,减少渗出、水肿,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 3 局部冷敷或外敷肤轻松软膏:外渗 24 小时之内用冰袋间断冷敷,每敷 30 分钟,休息 10 分钟,冷敷可抑制细胞活动,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减轻痛苦,切忌热敷(血管活性药物外渗除外)。肤轻松软膏含有激素类药物,对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甘露醇外渗科用烫伤膏外敷。 4 抬高患肢 24—48 小时,避开局部受压,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局部组织肿胀,同时禁止患肢静脉注射。 5 理疗:急性期过后可作进一步理疗,如频谱仪照射,因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