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 计算机基础知识引入新课:本次课程首先介绍计算机的进展、计算机的特点、应用领域;然后详细讲解计算机中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这是本次课的难点内容;最后讲述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组成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这是本次课的重点内容。讲授新课:1.1 计算机的进展与应用课堂任务 1:了解计算机的进展史、特点以及应用领域。一、计算机进展史1、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2、计算机的进展简史是以采纳的逻辑元件作为划分标准。第一代(1946~1958) 电子管 5 千~4 万(次/秒)第二代(1959~1965) 晶体管 几十万~百万(次/秒)第三代(1965~1971) 小规模集成电路 百万~几百万(次/秒)第四代(1971~?)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几百万~几亿(次/秒)3、关于微型计算机 (Personal Computer)微型计算机开发的先驱是 Intel 公司年轻的工程师马西安·霍夫 (M.E.Hoff),1969年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设想,把计算机的全部电路做在四个芯片上,于是就组成了世界上第一台 4 位微型电子计算机 MCS-4。二、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四、电子计算机的进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1.2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课堂任务 2:掌握二进制的表示方法、各种计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以及计算机中常用编码方法。计算机编码和数制讲解三个问题:数 制计算机编码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一、数制1、数制特点:ENIAC 档案体积庞大重达30吨启动电力150000瓦含18000个电子管仅能保存80个字节服役期:1946.2~1955.10人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网络化智能化具有“记忆”和逻辑推断能力程序运行自动化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计数逢 N 进 1 N 是指数制表示一位数所需的符号数目,称为基数采纳位权表示法 位权的值是基数的若干次幂,每一位的数码与该位位权的乘积表示该位数值的大小例如:(1234)10=1×103+2×102+3×101+4×100表 1 常用计数制的基数和数字符号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基数102816数字符号0-90,10-70-9,A,B,C,D,E,F2、数制间的转换十进制数→非十进制数十进制数←非十进制数二、八、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1、十进制整数→非十进制整数余数法:除基数取余数、由下而上排列。示例 2: 2、十进制小数→非十进制小数进位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