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去分母)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 使学生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总结解方程的步骤.2. 经历去分母解方程的过程,体会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新”转化为“旧”的转化的思想方法.3. 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 ① 去括号② 移项(等式性质 1 ) ;③ 合并同类项 ;④ 系数化为 1 (等式性质 2 ) .注意:变号,即“ +” 变为“ -” ,“ -” 变为“ +”.像这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移项:复习引入复习引入解下列方程: (1)4(6-0.5y)=-2(2y + 1); (2)3(x-1) + 2(x + 5)=-(x-1).解: (1) 化简,得 24-2y=-4y-2 , 移项,得 -2y + 4y=-2-24 , 合并同类项,得 2y=-26 , 系数化为 1 ,得 y=-13.(2) 移项,得 3(x-1)+(x-1) + 2(x + 5)=0. 合并同类项,得 4(x-1) + 2(x +5)=0. 去括号,得 4x-4 + 2x + 10=0. 解得 x=-1互动新授 问题 2 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 33 ,求这个数 . 分析: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 33 解:设这个数是 x ,则可列方程:21133327xxxx这个方程与我们以前所学的方程有什么不同呢?方程中含有分母 .33712132xxx互动新授那该如何解 这个方程呢? 这样的方程中有些系数是分数,如果能化去分母,把系数化为整数,则可以使解方程中的计算更方便些 . 我们知道,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果仍相等 .这个方程中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 42 ,方程两边乘42 ,得424242211333274242xxxx系数化为 1 ,得138697x 28216421386xxxx即合并同类项,得 971386x 互动新授互动新授我们以方程 为例 . 这个方程中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 10 ,方程两边乘10 ,于是方程左边变为 去了分母,方程右边变为什么呢?31322322105xxx+-+- =-210)13(521021310)2213(10xxx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流程 .互动新授系数化为 1 去分母 ( 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 移项 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 5(31) 10 2(32)2(23)xxx 155203246xxx 153426520xxx167x 716x 31322322105xxx+-+- =-解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