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梁、框架梁、次梁及基础拉梁的区别在哪里有些设计人对连梁、框架梁、次梁和基础拉梁(承台或独立柱基间的联系梁)的构造和使用范围不清楚,从而导致使用不当。现结合法律规范、标准图集和构造手册对这个问题加以说明。1.连梁和框架梁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 5 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 7.1.8 条)。连梁是两个墙中间有洞口或断开,但受力要求又要连在一起而增加的受力构件。在连梁下面一般是有洞口的。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 5 的梁。连梁 JL框架梁 KL两者相同地地方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两者不相同地地方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法律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 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法律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有关规定:第一个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第二个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有关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以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 700mm 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10mm,间距不应大于 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 2.5 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 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有关规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 hw≥450mm 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 bhw 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 200mm。”且不是强条的有关规定。在施工图审查的过程当中发现设计人常犯的错误1)把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 5 的梁编成了框架梁,而且箍筋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或把跨高比不小于 5 的梁编成了连梁。...